听到了一个大瓜,某知名茶企今年的零售额连往年同期的三分之一都没有,据说高层极为震怒,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从头到脚批了个遍。
虽说无图无真相,但考虑到这个品牌旗下产品在茶客中口碑的下滑速度,我个人觉得传闻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。这个结果并非意外,但导致这个结果的过程却很耐人寻味。
做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低端茶利润低,用户基数大,想赚钱靠的是走量;高端茶利润高,用户基数小,想赚钱靠得是单品利润足够高。而当一个茶企知名度到了一定程度后,他就会面临一个巨大的诱惑:利用其品牌优势做量产化的高端茶。
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。假设茶企生产一款整体成本在500元,毛利润在500元,售价为1000元的产品。如果总产品数在10万片,那么毛利润就有5000万,如果是100万片,那么毛利润就会上升到5个亿。100万片茶听起来是不是很夸张,但要是按42片一件来计算,一批茶大约在23800件出头。对于企业规模到达一定程度的茶企来说,一次性生产2万3千余件茶,也不会有多少压力。一批茶赚5个亿,试问有几人能拒绝这样的诱惑。
关键是这样的茶被生产出来又该如何在市场中推广,换句话说它的卖点是什么?作为品饮之用,这个价位明显有点高了,想要消耗掉这些茶叶必须要花费很长的时间。但若做收藏之用,且茶叶上市后就会涨价,那么购买者肯定会比比皆是。如此多的茶叶用不了一周就会被卖的干干净净。对于茶企而言,到底是愿意做一片只能赚十几二十块的茶叶,还是做这种既能走量,利润又高的茶叶。
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,当企业的重心开始向高端收藏茶倾斜的时候,零售消费市场必然随之萎缩,鱼肉熊掌不可兼得。
现在收藏市场不景气,许多茶企都开始重新重视零售消费,这可不是简单的恢复以前的产品线就能解决的问题。做零售品饮与做收藏投资完全是两个思维方式,前者是要在极致性价比下去追求高口碑,这样产品才能大卖。而高口碑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积累,所以当一家茶企决定回归品饮的时候,还需要考虑所付出的时间成本。这一过程很难被加速,所以茶企当开始从收藏向品饮过渡的时候,注定这条路异常艰难。
文:天火